法蘭西斯˙培根是二十世紀英國最著名的畫家。培根畫筆下的人物,給人一種扭曲和痛苦般的感受;喬治˙盧奧則是十九世紀末的一位法國畫家,他的作品使用極端的變形以及強烈的色彩,往往在一種深沉的藍色當中,投入對比的黃色與紅色,展現出一種詭譎般的晦暗風格。讓我聯想起兩人的,則是他倆同樣的負面性畫風,痛苦、殘酷又悽涼,不知何故,我第一時間閃過的想法是:絕望的「形」與「色」就這麼構成了?
盧奧成長在巴黎郊區,從小在彩繪玻璃工廠當學徒,我個人認為這與他鮮豔的色彩,粗黑的輪廓畫風是有關聯的,雖然約翰柏格認為這並不能說明什麼。而後他拜在摩洛門下學畫,我也深信摩洛及馬諦斯對盧奧的影響是極大的,看過摩洛及盧奧的畫後,便能看出畫法些微的相似性,而馬諦斯善用強烈的色彩去處理畫面,跟盧奧的繪畫風格豈不類似?後來摩洛去世,促使了盧奧對「死亡」的創作,他畫那些小丑、妓女及罪犯,畫出悲慘、偽善(很不巧,他的畫作除了那些低下階層的人,其他人我都認為具有偽善的特質,像是法官或律師)以及罪惡。
同樣的負面,盧奧是一種後天(在巴黎郊區的成長、彩繪玻璃工廠當學徒、拜入摩洛門下、結識野獸派畫家、摩洛的死亡……)所形成的繪畫風格,在經歷他父親之死後,又逐漸轉變成一種平靜的磨難。而培根則與之截然,培根的繪畫風格非常一致,具有明確的世界觀。他期望能夠以最直接的、未經修飾的效果,來讓世人觀看,他以「人的身體」為主題,畫出扭曲變形的效果,直接刺激觀畫者的神經系統(培根認為以大腦去欣賞寫實畫的人,只是圖解式的,但是大腦和神經的奧秘,又有誰分的清呢?),他的創作依賴著「偶然」,並經常取材自照片去想像。
培根畫中的表現與所謂的世界末日的畫家是不同的,他們總是想像著最糟糕的一面。對培根而言,最糟糕的事已經發生了。而最糟的事情與污血、髒點、內臟無關,最糟的事是人看起來十分愚鈍且豪不在意。
我對於培根與盧奧,兩位相同晦暗畫風的畫家非常感興趣,或者應該說,我本身對於不同於大眾所喜愛的風格都感到好奇,第一點是因為他們兩位,的的確確就是「畫家」,而非迎合大眾口味的「畫匠」,或許別人認為我區分的太過,但這在任何領域上都是適用的:有技術僅僅只能成為一名工匠,想要成為大師則需要磨練和領悟。而第二點則是──看著他們的畫,我感到一股震撼力。初看到那幅【教皇英諾森十世】,是挺駭人的,不過看久卻覺得這題材有意思,教皇耶!好毒辣的畫法,感覺畫裡就透著濃濃的權利至上、金錢奢華的腐敗感(雖然畫裡沒出現金銀財寶),一看就不禁感嘆起來。
培根明確的知道自己想畫什麼、自己畫出了什麼?他一生的作品當中都在追尋「人」,約翰伯格說培根的作品是以「人的身體」為主題,可是再繼續深入了解培根,我越來越不敢肯定這個說法,我個人覺得,培根比較像是畫出了「人性」。人,萬惡之根源,怎麼說來著,就像是地球上的癌細胞一樣,跟他的畫是挺符合的。
而盧奧呢?因為剛巧我先看後面的瑪格利特,所以第一眼掃到的,是盧奧晚期活在一種後悔的狀態中,是什麼樣的人生讓他對自己以前的畫感到罪惡?根據我的解讀是:盧奧是因受到外在影響而變的畫風偏激,直到晚期,他開始對以往的作品感到後悔「或許人生並沒有這麼糟?」而自責。
盧奧第一次遭遇到的死亡是摩洛的死,那之後他變的憎恨生活;第二次遭遇到的是他父親之死,之後盧奧逐漸轉變了畫風,趨向平和。這是讓我比較難以捉摸清楚的地方,同樣的死亡,為何盧奧會有不同的感悟出現呢?這兩階段的經歷,清楚的造就出「盧奧」繪畫生命中的轉變。
同類型的風格,不同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,各自繪畫出那個世紀,遺世而獨立的一種深沉,大腦對世界的認知,真的很奇妙且難以捉摸。
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
2008年6月4日 星期三
荷蘭與台北
前幾個禮拜看到一篇報紙文章,內容描述筆者在荷蘭搭地鐵時,沒有等到下車的人全部走出來,就急忙的想往裡面邁步,豈知一腳才剛舉起,就被旁邊的荷蘭歐巴桑大喝一聲,給罵了一頓。然後,老師與我們說起荷蘭的生活態度。
荷蘭社會有幾個特色,其中之一是「集體理性主義」。在百貨公司或是其他商店,他們的服務人員一次只會對一位客人服務,注重的是一對一的效率與經濟上的收益性,給了客人足夠的時間選購,也不強迫推銷,反而讓客人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商品是否合用,真的有必要買嗎?這個跟那個哪個好?如此一來,無形中就能減少客人前來抱怨或是退貨的結果。
而在地鐵,要讓下車的人先下完,實際上,給的是下車的人一種叫做「空間」的尊重。荷蘭是個重視個人空間的國家,聽來似乎很抽象,但你只要回想一下,在台灣的捷運或是火車站,那種進出並進的擁擠,你就會知道有足夠的「空間」讓你行動,是件多麼暢快的事情。
了解到以上兩點,我真是對荷蘭感到無比的嚮往。在買東西時,我當然是不會去催促服務人員拋棄別的客人趕快來服務我,但是我會對服務人員強迫推銷又緊迫盯人的戰術感到相當不滿;而在上下車時,如果我排第一個,那我也絕對不會是第一個進去的,不知道為什麼,一定會出現阿桑跟OL不排隊,直接衝進去的狀況,然後後面的人又會有意無意的擠我,我就半推半走的前進了,一如往常,又是一個車門雙向通行的混亂局面。
於是,從我領悟到荷蘭的行事作風後,我決定在我生活的範圍內,採取強硬作風。
雖然我還沒練到當眾大喝一聲:「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尊重啊!」但是我會穩穩站在line前,阻止其他人推我,並且對插隊要進去的人說:「先進去車也不會比較早開」或「請讓下車的人先下完好不好?」相信我,如果每個人都能互相帶動,捷運是可以從混亂當中進化秩序出來的!(不過,在火車站比較沒有用......因為老人家會回罵台語,而我一向不是聽的很懂......)
假如你住在台北......不,假如你住在台灣,只要你是個搭大眾交通工具的人,不知能否跟我一起從自身做起,尊重別人這件事呢?
荷蘭社會有幾個特色,其中之一是「集體理性主義」。在百貨公司或是其他商店,他們的服務人員一次只會對一位客人服務,注重的是一對一的效率與經濟上的收益性,給了客人足夠的時間選購,也不強迫推銷,反而讓客人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商品是否合用,真的有必要買嗎?這個跟那個哪個好?如此一來,無形中就能減少客人前來抱怨或是退貨的結果。
而在地鐵,要讓下車的人先下完,實際上,給的是下車的人一種叫做「空間」的尊重。荷蘭是個重視個人空間的國家,聽來似乎很抽象,但你只要回想一下,在台灣的捷運或是火車站,那種進出並進的擁擠,你就會知道有足夠的「空間」讓你行動,是件多麼暢快的事情。
了解到以上兩點,我真是對荷蘭感到無比的嚮往。在買東西時,我當然是不會去催促服務人員拋棄別的客人趕快來服務我,但是我會對服務人員強迫推銷又緊迫盯人的戰術感到相當不滿;而在上下車時,如果我排第一個,那我也絕對不會是第一個進去的,不知道為什麼,一定會出現阿桑跟OL不排隊,直接衝進去的狀況,然後後面的人又會有意無意的擠我,我就半推半走的前進了,一如往常,又是一個車門雙向通行的混亂局面。
於是,從我領悟到荷蘭的行事作風後,我決定在我生活的範圍內,採取強硬作風。
雖然我還沒練到當眾大喝一聲:「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尊重啊!」但是我會穩穩站在line前,阻止其他人推我,並且對插隊要進去的人說:「先進去車也不會比較早開」或「請讓下車的人先下完好不好?」相信我,如果每個人都能互相帶動,捷運是可以從混亂當中進化秩序出來的!(不過,在火車站比較沒有用......因為老人家會回罵台語,而我一向不是聽的很懂......)
假如你住在台北......不,假如你住在台灣,只要你是個搭大眾交通工具的人,不知能否跟我一起從自身做起,尊重別人這件事呢?
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
博愛座
這件事已經令我困惑許久了,每次要搭火車時,第一個衝上去搶位置的總是老人家,下車的人都還沒完全出來,總是會有老人家想先衝進去,然後後面的人就接二連三的跟上車,全然不顧下車的人到底出來了沒有。
我是想,既然你都是個老人家了,只要你上車往年輕人面前一站,一定會有人讓座給你的,何必這樣跟下車的人搶道,還擠的要死要活的呢?
有次我在火車上站著閉目養神,就聽到一個中年男子讓坐給老婆婆的聲音,那中年男子表現出一副「現在小孩都不敬老尊賢」的感嘆,而老婆婆則一副「沒關係,我知道現在年輕人上班上課都很累,不讓座沒關係」的語氣開始聊起天來。讓座的情況我幾乎每天都會瞧見幾把,現在不過是一個例外,就被抱怨現在小孩不懂事,心裡其實有點不爽快,就憑你的生活範圍,有資格罵所有的年輕人嗎?
又有次在捷運上,我親耳聽到一位老先生對一個年輕人(應該是學生吧)說:「你怎麼不讓座?好好一個年輕人也來坐博愛座的位置!」老實講,他這個說法令我反感,但我也沒有回頭注視著他們,感覺只是小事嘛......就不知道那年輕人怎麼回答?「先生,我請問你,我今天身體真的很不舒服,我就不能坐這裡嗎?」聽到這裡,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下,年輕人臉上有一種莫名壓抑的情緒,臉色有點慘白。整車廂的人都注視了他們一會兒,但我沒有再專心的聽或是看了,因為不管年輕人最後有沒有讓座,都讓我對老先生狂妄的說法感到難過。
讓座給你們不是應該的,而是你們真的需要它,身體強健的老人家,何苦為難真的需要它的人?
我是想,既然你都是個老人家了,只要你上車往年輕人面前一站,一定會有人讓座給你的,何必這樣跟下車的人搶道,還擠的要死要活的呢?
有次我在火車上站著閉目養神,就聽到一個中年男子讓坐給老婆婆的聲音,那中年男子表現出一副「現在小孩都不敬老尊賢」的感嘆,而老婆婆則一副「沒關係,我知道現在年輕人上班上課都很累,不讓座沒關係」的語氣開始聊起天來。讓座的情況我幾乎每天都會瞧見幾把,現在不過是一個例外,就被抱怨現在小孩不懂事,心裡其實有點不爽快,就憑你的生活範圍,有資格罵所有的年輕人嗎?
又有次在捷運上,我親耳聽到一位老先生對一個年輕人(應該是學生吧)說:「你怎麼不讓座?好好一個年輕人也來坐博愛座的位置!」老實講,他這個說法令我反感,但我也沒有回頭注視著他們,感覺只是小事嘛......就不知道那年輕人怎麼回答?「先生,我請問你,我今天身體真的很不舒服,我就不能坐這裡嗎?」聽到這裡,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下,年輕人臉上有一種莫名壓抑的情緒,臉色有點慘白。整車廂的人都注視了他們一會兒,但我沒有再專心的聽或是看了,因為不管年輕人最後有沒有讓座,都讓我對老先生狂妄的說法感到難過。
讓座給你們不是應該的,而是你們真的需要它,身體強健的老人家,何苦為難真的需要它的人?
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
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
古典戲曲選讀與欣賞-金鎖記
前言
金鎖記是張愛玲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,收錄在傾城之戀一書中,大一寒假時,因國文老師的推薦,我第一次接觸到張愛玲的小說世界(其實之前也斷斷續續看過一些短篇,但卻沒有摸過書),讀完金鎖記,如同有個哽硬卡在我的喉嚨裡般,眼框也麻麻的,說不清是哀是悲還是淒。等知道金鎖記要演出京劇,心裡也是期待萬分,不知演出會是何種光景?於是,我又第一次接觸到了魏海敏女士,那令人震懾的演出。
1人物造型
一開始吸引住我目光的,主要還是魏海敏那半身劇照,服裝、髮型與妝容。服裝套用上了張愛玲民初清裝的原著,並且拿掉了水袖,很多人物的肢體動作明顯與傳統戲曲所表現的不同,如果是童世舫這麼個留洋回國的,甩著水袖想也奇怪。不過旦角手上拎著一條手帕、小生手上有一把扇子,不知道是否有替代作用。
2舞台佈景
舞台佈景的更換,我覺得是十分有意思的,因為在更換的過程當中,就像是姜家平日的生活,佣人們忙碌的清掃以及搬東西,時不時的談上一兩句笑話,活脫脫就是戲裡的一部份!而等到佣人們清掃完畢後,佈景的更換也就這麼完成了。
3劇情安排
看過原作以後,發現京劇裡的演出,採用了虛實交錯的手段,不斷重複出曹七巧在面臨生命當中,重大事件時的抉擇。劇情一開始,曹七巧唱著十二月小曲,卻在中途有人叫了她一句:「七巧」而戛然而止,「七巧?七巧?我叫──曹七巧!」不管前頭是個什麼場景,一下子便又回到現實中來了。
中間姜季澤的婚禮,人人都穿著大紅衣裳,只有曹七巧一身樸素的穿著,夾雜在現實與幻象間,似乎是她與姜季澤成了親,又似當初與姜二爺成親的日子。以及小劉,京劇裡對這個人物刻畫的特別深,他從未實實在在的出現過,只在曹七巧的記憶裡徘徊,一次又一次的述說著當初七巧的選擇,是個錯誤的決定般。
劇裡有兩場打麻將的場景,一實一虛,實的隱藏了姜二爺的木魚聲以及咳嗽聲,圍繞在洗麻將的聲響中,陰陰鬱鬱,頗像曹七巧的內心,富貴與怨恨糾結在一塊;虛的應用上了場景分割的手段,一邊打麻將,曹七巧邊嘲笑起芝壽,而場景另一邊的芝壽,只能無力承受起這個唏落。
除了虛實交錯的演出外,京劇還特別的注重出曹七巧由正常轉為病態的過程,像是上半場的最後面,本來書中只略微提到幾行,七巧替長安纏了腳,沒想到在京劇裡的演出卻是如此強烈而震撼,那鮮血般紅的纏腳布,以及拿來碎骨的鎚子,配合著魏海敏那詭異又病態對兒女的依戀,那是我覺得整齣戲裡,曹七巧變態的開始。
小雙也是我比較注意的對象之一,她的舉手投足,從年輕到老朽,無一不演的微妙微俏,我想劇情會把她安排的從年輕到老,一直跟在七巧身邊,應該是想藉由她來傳達出,旁觀者心裡一種明瞭的態度吧?
結語
剛開場,聽著斷斷續續的胡琴聲,我想到的不是張愛玲的金鎖記,而是傾城之戀裡那一句「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──不問也罷!」,以及白四爺隻身拉著胡琴的開場,咿咿啞啞、低沉的音調,讓我想到那個民初的年代,身為女人的一種悲哀。不過開場是曹七巧愉快的唱著歌,這倒嚇著我了!直到曹七巧從虛幻中醒來,那句「我叫曹七巧!」聲音混圓有力,而且一聽馬上就跟之前所聽過的所有旦角聲音立分高下,我馬上坐直了身子,專心起來。
不過令我感到有點生氣的是,每次演了一會兒,我週遭都會有不大不小的聲音在解釋劇情,不曉得是因為老人家不懂,又或年輕人太愛解說,旁邊三不五時都會開始討論起台上的劇情來,而且聲音還有越來越大聲的趨勢,令我有點小小的不爽快,但又不好意思叫他們閉上嘴。之前看王有道休妻時也是,王安祈教授還在導聆呢,台下竟然有老人家覺得不耐煩,直問戲怎麼還不開始?叫她快點離開。
京劇是一種精緻的戲曲,或許看的人比較少,但都會是穩定的觀眾群,如果想要再進一步推廣給更多的人看,我想,觀眾的素質好不好,也會是個很大的因素。看完了金鎖記,我很喜歡,眾演員們,我也很喜歡,可惜觀眾們的素質,我不喜歡。
金鎖記是張愛玲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,收錄在傾城之戀一書中,大一寒假時,因國文老師的推薦,我第一次接觸到張愛玲的小說世界(其實之前也斷斷續續看過一些短篇,但卻沒有摸過書),讀完金鎖記,如同有個哽硬卡在我的喉嚨裡般,眼框也麻麻的,說不清是哀是悲還是淒。等知道金鎖記要演出京劇,心裡也是期待萬分,不知演出會是何種光景?於是,我又第一次接觸到了魏海敏女士,那令人震懾的演出。
1人物造型
一開始吸引住我目光的,主要還是魏海敏那半身劇照,服裝、髮型與妝容。服裝套用上了張愛玲民初清裝的原著,並且拿掉了水袖,很多人物的肢體動作明顯與傳統戲曲所表現的不同,如果是童世舫這麼個留洋回國的,甩著水袖想也奇怪。不過旦角手上拎著一條手帕、小生手上有一把扇子,不知道是否有替代作用。
2舞台佈景
舞台佈景的更換,我覺得是十分有意思的,因為在更換的過程當中,就像是姜家平日的生活,佣人們忙碌的清掃以及搬東西,時不時的談上一兩句笑話,活脫脫就是戲裡的一部份!而等到佣人們清掃完畢後,佈景的更換也就這麼完成了。
3劇情安排
看過原作以後,發現京劇裡的演出,採用了虛實交錯的手段,不斷重複出曹七巧在面臨生命當中,重大事件時的抉擇。劇情一開始,曹七巧唱著十二月小曲,卻在中途有人叫了她一句:「七巧」而戛然而止,「七巧?七巧?我叫──曹七巧!」不管前頭是個什麼場景,一下子便又回到現實中來了。
中間姜季澤的婚禮,人人都穿著大紅衣裳,只有曹七巧一身樸素的穿著,夾雜在現實與幻象間,似乎是她與姜季澤成了親,又似當初與姜二爺成親的日子。以及小劉,京劇裡對這個人物刻畫的特別深,他從未實實在在的出現過,只在曹七巧的記憶裡徘徊,一次又一次的述說著當初七巧的選擇,是個錯誤的決定般。
劇裡有兩場打麻將的場景,一實一虛,實的隱藏了姜二爺的木魚聲以及咳嗽聲,圍繞在洗麻將的聲響中,陰陰鬱鬱,頗像曹七巧的內心,富貴與怨恨糾結在一塊;虛的應用上了場景分割的手段,一邊打麻將,曹七巧邊嘲笑起芝壽,而場景另一邊的芝壽,只能無力承受起這個唏落。
除了虛實交錯的演出外,京劇還特別的注重出曹七巧由正常轉為病態的過程,像是上半場的最後面,本來書中只略微提到幾行,七巧替長安纏了腳,沒想到在京劇裡的演出卻是如此強烈而震撼,那鮮血般紅的纏腳布,以及拿來碎骨的鎚子,配合著魏海敏那詭異又病態對兒女的依戀,那是我覺得整齣戲裡,曹七巧變態的開始。
小雙也是我比較注意的對象之一,她的舉手投足,從年輕到老朽,無一不演的微妙微俏,我想劇情會把她安排的從年輕到老,一直跟在七巧身邊,應該是想藉由她來傳達出,旁觀者心裡一種明瞭的態度吧?
結語
剛開場,聽著斷斷續續的胡琴聲,我想到的不是張愛玲的金鎖記,而是傾城之戀裡那一句「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──不問也罷!」,以及白四爺隻身拉著胡琴的開場,咿咿啞啞、低沉的音調,讓我想到那個民初的年代,身為女人的一種悲哀。不過開場是曹七巧愉快的唱著歌,這倒嚇著我了!直到曹七巧從虛幻中醒來,那句「我叫曹七巧!」聲音混圓有力,而且一聽馬上就跟之前所聽過的所有旦角聲音立分高下,我馬上坐直了身子,專心起來。
不過令我感到有點生氣的是,每次演了一會兒,我週遭都會有不大不小的聲音在解釋劇情,不曉得是因為老人家不懂,又或年輕人太愛解說,旁邊三不五時都會開始討論起台上的劇情來,而且聲音還有越來越大聲的趨勢,令我有點小小的不爽快,但又不好意思叫他們閉上嘴。之前看王有道休妻時也是,王安祈教授還在導聆呢,台下竟然有老人家覺得不耐煩,直問戲怎麼還不開始?叫她快點離開。
京劇是一種精緻的戲曲,或許看的人比較少,但都會是穩定的觀眾群,如果想要再進一步推廣給更多的人看,我想,觀眾的素質好不好,也會是個很大的因素。看完了金鎖記,我很喜歡,眾演員們,我也很喜歡,可惜觀眾們的素質,我不喜歡。
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