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末苦則苦矣,終究還是過去了,現在可以來整理以前還沒做完的私事了。
話說,幾個月前我寄了EMAIL去通知小囧人的得獎者們有沒有時間取貨,不過沒有回音,是被當作垃圾信丟回收筒了嗎囧?我想我應該再寄一封才對,可是這樣同住在台北圈的就要在酷暑中出去交貨了,唔,好熱呀。在中南部的我就直接寄了呀。
專題的50%審查也出來了,不過評語包括標點符號只有整整一百字,老實講還挺失望的,因為只有四十個字是我會接收的建議,剩下的真的不是我度量狹小不肯聽取,而是我覺得那是個挺主觀的意見。幸好我先讓指導老師看過了,而且有紀錄哪裡要修改,要不然只看這些評語開學我就死掉了,果然還是自己人比較靠得住。
對了,我們的遊戲程式還沒有寫完呢ˊˋ,上次我把點寫完去睡了一下,醒來後琦弗列德說有一百多個不知名的錯誤,都長差不多這樣「error C2018: unknown character '0xa1'」,大概是睡了一覺腦袋比較清醒一點,我反白一下這些程式我就發現......它不接受全形的space,只好一行一行清理,到最後剩一個error......到今天還沒清掉囧。可是學期成績已經出來了,我們做的這麼破爛,老師為什麼還給這麼高分,我們好愧疚呀!
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
Francis Bacon And Georges Rouault
法蘭西斯˙培根是二十世紀英國最著名的畫家。培根畫筆下的人物,給人一種扭曲和痛苦般的感受;喬治˙盧奧則是十九世紀末的一位法國畫家,他的作品使用極端的變形以及強烈的色彩,往往在一種深沉的藍色當中,投入對比的黃色與紅色,展現出一種詭譎般的晦暗風格。讓我聯想起兩人的,則是他倆同樣的負面性畫風,痛苦、殘酷又悽涼,不知何故,我第一時間閃過的想法是:絕望的「形」與「色」就這麼構成了?
盧奧成長在巴黎郊區,從小在彩繪玻璃工廠當學徒,我個人認為這與他鮮豔的色彩,粗黑的輪廓畫風是有關聯的,雖然約翰柏格認為這並不能說明什麼。而後他拜在摩洛門下學畫,我也深信摩洛及馬諦斯對盧奧的影響是極大的,看過摩洛及盧奧的畫後,便能看出畫法些微的相似性,而馬諦斯善用強烈的色彩去處理畫面,跟盧奧的繪畫風格豈不類似?後來摩洛去世,促使了盧奧對「死亡」的創作,他畫那些小丑、妓女及罪犯,畫出悲慘、偽善(很不巧,他的畫作除了那些低下階層的人,其他人我都認為具有偽善的特質,像是法官或律師)以及罪惡。
同樣的負面,盧奧是一種後天(在巴黎郊區的成長、彩繪玻璃工廠當學徒、拜入摩洛門下、結識野獸派畫家、摩洛的死亡……)所形成的繪畫風格,在經歷他父親之死後,又逐漸轉變成一種平靜的磨難。而培根則與之截然,培根的繪畫風格非常一致,具有明確的世界觀。他期望能夠以最直接的、未經修飾的效果,來讓世人觀看,他以「人的身體」為主題,畫出扭曲變形的效果,直接刺激觀畫者的神經系統(培根認為以大腦去欣賞寫實畫的人,只是圖解式的,但是大腦和神經的奧秘,又有誰分的清呢?),他的創作依賴著「偶然」,並經常取材自照片去想像。
培根畫中的表現與所謂的世界末日的畫家是不同的,他們總是想像著最糟糕的一面。對培根而言,最糟糕的事已經發生了。而最糟的事情與污血、髒點、內臟無關,最糟的事是人看起來十分愚鈍且豪不在意。
我對於培根與盧奧,兩位相同晦暗畫風的畫家非常感興趣,或者應該說,我本身對於不同於大眾所喜愛的風格都感到好奇,第一點是因為他們兩位,的的確確就是「畫家」,而非迎合大眾口味的「畫匠」,或許別人認為我區分的太過,但這在任何領域上都是適用的:有技術僅僅只能成為一名工匠,想要成為大師則需要磨練和領悟。而第二點則是──看著他們的畫,我感到一股震撼力。初看到那幅【教皇英諾森十世】,是挺駭人的,不過看久卻覺得這題材有意思,教皇耶!好毒辣的畫法,感覺畫裡就透著濃濃的權利至上、金錢奢華的腐敗感(雖然畫裡沒出現金銀財寶),一看就不禁感嘆起來。
培根明確的知道自己想畫什麼、自己畫出了什麼?他一生的作品當中都在追尋「人」,約翰伯格說培根的作品是以「人的身體」為主題,可是再繼續深入了解培根,我越來越不敢肯定這個說法,我個人覺得,培根比較像是畫出了「人性」。人,萬惡之根源,怎麼說來著,就像是地球上的癌細胞一樣,跟他的畫是挺符合的。
而盧奧呢?因為剛巧我先看後面的瑪格利特,所以第一眼掃到的,是盧奧晚期活在一種後悔的狀態中,是什麼樣的人生讓他對自己以前的畫感到罪惡?根據我的解讀是:盧奧是因受到外在影響而變的畫風偏激,直到晚期,他開始對以往的作品感到後悔「或許人生並沒有這麼糟?」而自責。
盧奧第一次遭遇到的死亡是摩洛的死,那之後他變的憎恨生活;第二次遭遇到的是他父親之死,之後盧奧逐漸轉變了畫風,趨向平和。這是讓我比較難以捉摸清楚的地方,同樣的死亡,為何盧奧會有不同的感悟出現呢?這兩階段的經歷,清楚的造就出「盧奧」繪畫生命中的轉變。
同類型的風格,不同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,各自繪畫出那個世紀,遺世而獨立的一種深沉,大腦對世界的認知,真的很奇妙且難以捉摸。
盧奧成長在巴黎郊區,從小在彩繪玻璃工廠當學徒,我個人認為這與他鮮豔的色彩,粗黑的輪廓畫風是有關聯的,雖然約翰柏格認為這並不能說明什麼。而後他拜在摩洛門下學畫,我也深信摩洛及馬諦斯對盧奧的影響是極大的,看過摩洛及盧奧的畫後,便能看出畫法些微的相似性,而馬諦斯善用強烈的色彩去處理畫面,跟盧奧的繪畫風格豈不類似?後來摩洛去世,促使了盧奧對「死亡」的創作,他畫那些小丑、妓女及罪犯,畫出悲慘、偽善(很不巧,他的畫作除了那些低下階層的人,其他人我都認為具有偽善的特質,像是法官或律師)以及罪惡。
同樣的負面,盧奧是一種後天(在巴黎郊區的成長、彩繪玻璃工廠當學徒、拜入摩洛門下、結識野獸派畫家、摩洛的死亡……)所形成的繪畫風格,在經歷他父親之死後,又逐漸轉變成一種平靜的磨難。而培根則與之截然,培根的繪畫風格非常一致,具有明確的世界觀。他期望能夠以最直接的、未經修飾的效果,來讓世人觀看,他以「人的身體」為主題,畫出扭曲變形的效果,直接刺激觀畫者的神經系統(培根認為以大腦去欣賞寫實畫的人,只是圖解式的,但是大腦和神經的奧秘,又有誰分的清呢?),他的創作依賴著「偶然」,並經常取材自照片去想像。
培根畫中的表現與所謂的世界末日的畫家是不同的,他們總是想像著最糟糕的一面。對培根而言,最糟糕的事已經發生了。而最糟的事情與污血、髒點、內臟無關,最糟的事是人看起來十分愚鈍且豪不在意。
我對於培根與盧奧,兩位相同晦暗畫風的畫家非常感興趣,或者應該說,我本身對於不同於大眾所喜愛的風格都感到好奇,第一點是因為他們兩位,的的確確就是「畫家」,而非迎合大眾口味的「畫匠」,或許別人認為我區分的太過,但這在任何領域上都是適用的:有技術僅僅只能成為一名工匠,想要成為大師則需要磨練和領悟。而第二點則是──看著他們的畫,我感到一股震撼力。初看到那幅【教皇英諾森十世】,是挺駭人的,不過看久卻覺得這題材有意思,教皇耶!好毒辣的畫法,感覺畫裡就透著濃濃的權利至上、金錢奢華的腐敗感(雖然畫裡沒出現金銀財寶),一看就不禁感嘆起來。
培根明確的知道自己想畫什麼、自己畫出了什麼?他一生的作品當中都在追尋「人」,約翰伯格說培根的作品是以「人的身體」為主題,可是再繼續深入了解培根,我越來越不敢肯定這個說法,我個人覺得,培根比較像是畫出了「人性」。人,萬惡之根源,怎麼說來著,就像是地球上的癌細胞一樣,跟他的畫是挺符合的。
而盧奧呢?因為剛巧我先看後面的瑪格利特,所以第一眼掃到的,是盧奧晚期活在一種後悔的狀態中,是什麼樣的人生讓他對自己以前的畫感到罪惡?根據我的解讀是:盧奧是因受到外在影響而變的畫風偏激,直到晚期,他開始對以往的作品感到後悔「或許人生並沒有這麼糟?」而自責。
盧奧第一次遭遇到的死亡是摩洛的死,那之後他變的憎恨生活;第二次遭遇到的是他父親之死,之後盧奧逐漸轉變了畫風,趨向平和。這是讓我比較難以捉摸清楚的地方,同樣的死亡,為何盧奧會有不同的感悟出現呢?這兩階段的經歷,清楚的造就出「盧奧」繪畫生命中的轉變。
同類型的風格,不同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,各自繪畫出那個世紀,遺世而獨立的一種深沉,大腦對世界的認知,真的很奇妙且難以捉摸。
2008年6月4日 星期三
荷蘭與台北
前幾個禮拜看到一篇報紙文章,內容描述筆者在荷蘭搭地鐵時,沒有等到下車的人全部走出來,就急忙的想往裡面邁步,豈知一腳才剛舉起,就被旁邊的荷蘭歐巴桑大喝一聲,給罵了一頓。然後,老師與我們說起荷蘭的生活態度。
荷蘭社會有幾個特色,其中之一是「集體理性主義」。在百貨公司或是其他商店,他們的服務人員一次只會對一位客人服務,注重的是一對一的效率與經濟上的收益性,給了客人足夠的時間選購,也不強迫推銷,反而讓客人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商品是否合用,真的有必要買嗎?這個跟那個哪個好?如此一來,無形中就能減少客人前來抱怨或是退貨的結果。
而在地鐵,要讓下車的人先下完,實際上,給的是下車的人一種叫做「空間」的尊重。荷蘭是個重視個人空間的國家,聽來似乎很抽象,但你只要回想一下,在台灣的捷運或是火車站,那種進出並進的擁擠,你就會知道有足夠的「空間」讓你行動,是件多麼暢快的事情。
了解到以上兩點,我真是對荷蘭感到無比的嚮往。在買東西時,我當然是不會去催促服務人員拋棄別的客人趕快來服務我,但是我會對服務人員強迫推銷又緊迫盯人的戰術感到相當不滿;而在上下車時,如果我排第一個,那我也絕對不會是第一個進去的,不知道為什麼,一定會出現阿桑跟OL不排隊,直接衝進去的狀況,然後後面的人又會有意無意的擠我,我就半推半走的前進了,一如往常,又是一個車門雙向通行的混亂局面。
於是,從我領悟到荷蘭的行事作風後,我決定在我生活的範圍內,採取強硬作風。
雖然我還沒練到當眾大喝一聲:「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尊重啊!」但是我會穩穩站在line前,阻止其他人推我,並且對插隊要進去的人說:「先進去車也不會比較早開」或「請讓下車的人先下完好不好?」相信我,如果每個人都能互相帶動,捷運是可以從混亂當中進化秩序出來的!(不過,在火車站比較沒有用......因為老人家會回罵台語,而我一向不是聽的很懂......)
假如你住在台北......不,假如你住在台灣,只要你是個搭大眾交通工具的人,不知能否跟我一起從自身做起,尊重別人這件事呢?
荷蘭社會有幾個特色,其中之一是「集體理性主義」。在百貨公司或是其他商店,他們的服務人員一次只會對一位客人服務,注重的是一對一的效率與經濟上的收益性,給了客人足夠的時間選購,也不強迫推銷,反而讓客人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商品是否合用,真的有必要買嗎?這個跟那個哪個好?如此一來,無形中就能減少客人前來抱怨或是退貨的結果。
而在地鐵,要讓下車的人先下完,實際上,給的是下車的人一種叫做「空間」的尊重。荷蘭是個重視個人空間的國家,聽來似乎很抽象,但你只要回想一下,在台灣的捷運或是火車站,那種進出並進的擁擠,你就會知道有足夠的「空間」讓你行動,是件多麼暢快的事情。
了解到以上兩點,我真是對荷蘭感到無比的嚮往。在買東西時,我當然是不會去催促服務人員拋棄別的客人趕快來服務我,但是我會對服務人員強迫推銷又緊迫盯人的戰術感到相當不滿;而在上下車時,如果我排第一個,那我也絕對不會是第一個進去的,不知道為什麼,一定會出現阿桑跟OL不排隊,直接衝進去的狀況,然後後面的人又會有意無意的擠我,我就半推半走的前進了,一如往常,又是一個車門雙向通行的混亂局面。
於是,從我領悟到荷蘭的行事作風後,我決定在我生活的範圍內,採取強硬作風。
雖然我還沒練到當眾大喝一聲:「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尊重啊!」但是我會穩穩站在line前,阻止其他人推我,並且對插隊要進去的人說:「先進去車也不會比較早開」或「請讓下車的人先下完好不好?」相信我,如果每個人都能互相帶動,捷運是可以從混亂當中進化秩序出來的!(不過,在火車站比較沒有用......因為老人家會回罵台語,而我一向不是聽的很懂......)
假如你住在台北......不,假如你住在台灣,只要你是個搭大眾交通工具的人,不知能否跟我一起從自身做起,尊重別人這件事呢?
訂閱:
文章 (Atom)